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解读--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最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需要按照“尊重集体所有权、划断农户承包权、保护务农者经营权”的思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院院长温铁军表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
叶兴庆表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30多年来,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农地产权不断向承包经营权倾斜是正确和必要的,保障了承包户的权益,促进了农业发展,维护了农村稳定。但随着农村人口转移,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对农地产权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叶兴庆建议,按照“尊重集体所有权、划断农户承包权、保护务农者经营权”的思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权要赋予有资格的人,以体现公平;经营权要配置给有能力的人,以体现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新要求。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解决土地问题需要做到‘同权同利’”,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院院长温铁军表示。
温铁军说,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中,劳动力、资金要素早已经市场化,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土地要素的平等交换。而土地要素中最大的问题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得到落实,现在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允许城市中拥有城市土地所有权的政府侵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这也是当前农村土地最主要的问题。
温铁军强调,土地同权同利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和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同权同利的,城市开发商的土地使用权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也应该是同权同利的。
温铁军认为,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他说:“这10年,三农开支在国家财政中比重最高,现在的农村人口占全国48%左右,三农投入占财政的比例应该比城镇还要高。所以客观上讲,经过10年改善,目前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上算实现了。”
当辽阔西部的丰收画卷,遇上中秋团圆的皎洁月光,一场承载着地域深情、文化底蕴与商业价值的线上盛典——“西部好物节·丰收月”即将璀璨启幕!西部时报社作为深耕西部的权威媒体,其官方线上好物平台倾力打造本次活
编辑:王宇豪 | 审核:嘻嘻END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八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国家级报纸-西部时报全权委托的运营机构西部传媒策划运营建设的西部好物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山东德州。标志着西部传媒旗下匠心打造的西部好
8月1日,西部时报正式发布全域智能服务平台“AI报童”APP,首创“新闻+AI服务”双引擎运营模式。日前,西部时报旗下创新型新闻服务产品“AI发报童”核心算法已成功通过国家级深度合成算法备案(网信办备